六月十八日,湖南省收藏协会红色收藏专委会一行八人应新化县红色收藏家罗志科先生之邀专程赴新化县考察当地红色收藏情况。
新化县地处湘中腹地,初夏的梅山翠色将这座美丽的县城温柔环抱。在紧邻清溪古镇的资江河畔,一栋不起眼的旧厂房静静伫立在这里,这便是考察交流活动的第一个场所。省收藏协会副会长、红藏委主任张书惠率常务副主任羊德顺、副主任刘正军、刘明际,长沙市藏湘知纸质文化博物馆馆长、红藏委副主任彭军,以及成明山委员首先考察并参观了红色收藏玩家刘新远先生的收藏场地及藏品。
刘新远是新化县有名的“废品收购大王”,寡言务实而精明强干,有着非常朴实的爱国情怀,他用多年经营所得不声不响地收集了大量的红色收藏品,目前正在筹划布置一个红色文化宣传展馆。数十个落地玻璃展柜分布在不同的展室,依墙排开,部分展柜已然陈列了不少泛黄卷角但用透明薄膜袋精心包裹的书本,那些都是早期红色文献史料,不乏稀有少见之版本,在《共产党宣言》系列版本中有一本很显眼,不仅因为版本稀见,更因为翻译者是新化本地人,他便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红色教育家——成仿吾。刘新远收藏了成仿吾的大量著作,基本可以成为一个展览系列;还有几个展柜里陈列着国际主义战士、抗美援朝烈士罗盛教的史料,罗盛教是新化子弟兵的杰出代表,是新化人民的骄傲,据记载,抗美援朝期间,新化县送上前线的兵源达七千多人。收集罗盛教的资料并加以宣传铭记,其内涵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收藏意义。
参观完毕,大家对刘先生的收藏精神和收藏成果赞不绝口,高度肯定,并纷纷建言,就展示场地的设计、布置、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可行性意见。刘新远介绍说更多的藏品还来不及摆放展示,后续工作量很大,投入也会不小。刘新远的手笔显而易见,他不但有心而且非常用心在他的红色收藏事业领域开疆拓土。新化红藏新局面指日可待。
午饭过后,一行人马不停蹄又前往罗志科家进行座谈交流。罗志科是一位在基层教育战线上深耕多年的管理工作者,大家都亲切地称他“罗校长”。他一家居住在老式的教职员工宿舍楼里,推门进去,一排落地书柜最为抢眼,里面堆满着一摞摞的旧书,客厅、房间大小纸箱无数,随手翻开,古旧书籍赫然入眼,瞬间被带入远久的历史空间。
斗室局促,却翻滚着百年风云;纸页轻薄,却承载了硝烟与理想。罗志科的收藏分类细而全,涵盖了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事件、人物等等,比如围绕新旧政协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主题,他便收集了两百多个不同早期版本,让人叹为观止。中国共产党建党、整党的文献史料如《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党章》等各种版本均有收藏,粗略估计约四百多个版本,还有伟人、名人、英雄人物、历史人物传记等林林总总,多到让人目不暇接,且基本上都是早期版本。他的收藏兴趣点比较广泛,而且有政治高度和视角宽度,比如关于疆土争议问题,他也做了一个收藏专题,诸如此类,不一一赘述。
平时密不示人的宝贝在这一刻成了他炫耀的骄傲而不再曲高和寡,这一刻,所有在座者,都是他的知音,聆听他充满激情的讲述,这一刻的他两眼闪动着真诚的光芒,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数十年的收藏道路不只是漫长,其中有多少艰辛酸楚,只有收藏者才能真切体会得到,也只有收藏者才能领悟到此中快乐。
岁月的侵蚀能使书页纸张变黄变脆,能让墨痕褪色变淡,却绝不会让历史失温变味,更模糊不了那些真实的记忆。九十年前的新化作为湘中革命交通枢纽,曾是红军长征途中的烽火走廊。1935年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司令部即设立在新化县奉家镇的竹园,在这里也曾发生过与“半条棉被”同样感人的军民一家亲的故事。
一件件一桩桩感人至深的事迹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记录传颂,像接力棒一样持续不断的传递、再传递。收藏者以近乎偏执的虔诚,打捞着光荣的岁月里发生的点点滴滴,跟时间赛跑,从渐行渐远的历史湍流中抢救我们民族记忆的坐标原点,守护我们精神血脉的活水源头。
红色收藏,收藏的是红色的历史、革命的种子,传承的是精神的力量、崇高的信仰。相信梅山深处的红色记忆在罗志科、刘新远们的共同努力下,定会薪火传递,生生不息。
撰稿人:拾蕙